

吉祥物“江江” 一个中国娃娃,舞动球拍,将传统中国特色与时尚元素融合。球拍上的 W字样,双关武汉(WUHAN)与WTA和谐吉祥。
将让世界目光聚焦武汉
记者陈晓明
2011年,法国罗兰·加洛斯,中国姑娘李娜荣膺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一夜之中,武汉这个城市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李娜在获胜现场用武汉话说的那句“谢谢您家的支持”让人不得不联想起她的家乡——武汉。
2014年,WTA将“超五”比赛放到武汉。由此,网球、李娜、武汉这些元素终于在这个城市有了彰显的舞台。
“你好,武汉!”——昨天新闻发布会现场大屏幕上,不断播放出女单世界排名第一小威廉姆斯以及前世界一号伊万诺维奇、科贝尔等著名选手用中文向武汉问好的视频。
WTA女子网球赛事分为五个级别。顶级赛事温网、澳网、美网和法网这四大满贯赛事历史悠久。前不久结束的中网是皇冠级赛事,第三级就是“超五”赛事。以前为:迪拜、罗马、辛辛那提、蒙特利尔、东京。武汉从2014年开始,接手东京,连续15年举办这个赛事。
昨天,一直致力于该赛事的美国八方环球网球事业部总监Jorge Salkeld告诉记者:“这个赛事在东京已经举办了很多年,我们并没有刻意考虑过让世界上哪个城市接手,但与武汉接触后,发现武汉对办这种国际性大赛非常渴望,且有能力及潜力,这个主意就这样形成了。”他相信:“在未来15年内,武汉有这方面的能力、实力和财力,会把这个赛事推向更高潮,这是一个契机。”
WTA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彼得·强森到武汉后,用“令人惊叹”等词语来形容武汉:“我非常荣幸这项WTA顶级赛事能在武汉举办,这里诞生了李娜这样的世界巨星。”
彼得认为,武汉网球公开赛的举办至少存在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引进来”,让武汉市民能现场欣赏世界顶尖网球赛事,让他们喜欢并参与网球;二是“输出去”,这项赛事的举办能让世界将目光聚焦武汉,“网球将成为武汉递给世界的名片,是这个城市的荣耀”。
他坚信:“武汉一定能够办好明年的武网。WTA将与武汉并肩作战。”
李娜参加武网几率很大
因为李娜,彼得·强森开始关注武汉,“其实我在中国已经有两年了,从李娜获得法网冠军之后,我就知道了武汉;武汉申办‘超五’公开赛后,我也曾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这个城市。”
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他还是大吃了一惊,“我猜想这座城市也许会比较小,但实际上却是那么的大”。在视察新建场馆开工现场,他看到几台大型挖掘机轰鸣着,感觉“就像一种十分特别的音乐,让人兴奋不已”。
除了李娜之外,武汉选手李婷也曾经是奥运会女双冠军,网球不但是湖北的传统体育项目,更是这个城市的骄傲。这也是WTA看中武汉的原因之一。
“最让我感觉了不起的是武汉有如此庞大的网球群体,更有很优秀的网球专业人才”,强森表示,“政府的支持,专业团队的营运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对武汉网球公开赛充满期待”。
至于李娜是否会参赛,组委会官员朱建斌回答道:“国际网联会根据选手排名来定制参赛选手,女子前十名最少有7人参赛,届时李娜在家门口参赛的几率很大。"
形成中国网球赛事的“三足鼎立”
北京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是从2004年起步,直到2009年 才跻身皇冠级赛事,而武汉一起步就从“超五”开始,高起点意味着高标准与高投入。对此朱建斌坦诚:“未来三年,我们将完善场馆建设,着力于起步阶段的基础 培育。之后三年,力争让武网在国内形成非常响亮的知名度。最终,武网的目标是在“超五”比赛中走在前列,力争在中国形成中网、上海大师赛与武网的三足鼎 立”。
彼得·强森认为:“‘超五’的引进,必定会提升城市形象,营销城市品牌。而武汉,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更是一个富有追求的城市。”
著名网球选手潘兵欣喜道:“武汉能有这么一项国际比赛,是我们网球人的光荣与梦想,这个赛事一定会激发这里的网球热情,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